加密市场的“新外卖大战”进行时:从外卖补贴逻辑到加密理财竞赛的全景对比
刚刚过去的夏天,中国大陆的外卖大战如火如荼。购买一杯奶茶的价格,在叠加上平台优惠券之后,只需几块钱甚至“0元购”。多家外卖平台为抢占用户“下血本”补贴,通过高额补贴来培养消费习惯,进而形成市场规模。如今,这种逻辑被复刻到了加密市场理财领域。加密“补贴战”就此打响。
近日,火币HTX全球顾问孙宇晨在社交平台X上对高息理财进行表态,“高息理财利息100%来源于集团补贴”、“补贴得起”。这无疑将交易平台间跑马圈地式的激烈竞争推向了白热化。站在“食物链”顶端的加密交易所,在比特币诞生超过15年之后的今天,展开了新一轮的深度内卷。
加密“外卖大战”:高息补贴的背后是跑马圈地的逻辑浏览几家主流交易平台的公开数据可知,高息理财已成为交易平台跑马圈地的重要手段。和互联网外卖大战类似,交易平台在竞争初期通过补贴迅速聚拢用户,形成流动性优势,再借由资金沉淀和生态扩张,夯实长期壁垒。
从格局来看,几乎所有头部平台都已加入这一场竞争。从C2C业务到理财活动、从现货交易到合约交易,各大交易所在新用户的吸纳、老用户的激活、资金的留存、交易的活跃等各个指标都使出了十八般武艺。仅梳理理财板块可以看出,币安通过分层利率和周期锁仓来吸引大额资金,OKX在180天定期上给出较高利率,KuCoin更偏向于中长期存币,Bybit在稳定币与BTC上提供了中等收益,而火币HTX则选择以更直接的活期产品高息补贴切入。不同平台各有打法,但逻辑一致:以利息作为补贴手段,抢夺用户与资金规模。
现实的合理性在于,交易平台的商业模式与外卖、出行平台有相似之处——用户数和资金沉淀越多,平台的交易深度和产品丰富度就越强,形成良性循环。“烧钱换用户”式的补贴并非无谓消耗,而是平台为争夺未来市场份额而预支的前置成本。一旦用户在某个平台形成了资金沉淀和使用习惯,迁移成本将大幅提升,后续的交易、理财、借贷等服务都能在同一平台内部完成,平台因此能长期获益,与用户形成双赢。
如何打造理财补贴差异化优势——以火币赚币为例在补贴大战的现实格局下,各大平台采取不同的策略,以求建立起差异化优势。我们以具体的币种利率做一个简单的横向对比。以ETH为例,火币HTX灵活赚币0-0.2 ETH区间利率达6%,远超币安1.47%、Bybit 0.8%的水准,OKX相当区间利率虽然也可以到5%,但却有180天定期的限制。经过对比发现,火币HTX的补贴覆盖面更广,从稳定币USDT、USDD,到主流币ETH、BTC、XRP,再到DOGE、SHIB甚至TRUMP,似乎在火币能找到更多利息优势的理财币种。
分享链接: - 区块链日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币市有风险、投资请慎重。